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1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对于教师来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施教过程,从被教育者来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教育对象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幼教领域,幼儿的教育属于最基础的教育过程,对幼儿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就应该具体和严格。一个幼儿教师究竟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条件才算合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职业意识
…… 此处隐藏4081字 ……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偿家教逐渐成了商业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突出反映,这种现象异化了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师德“新规”将“抵制有偿家教”列入其中,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教师的功夫应该放在课堂上,我赞同教师对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生存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城市人口压力、复杂社会生活等现实情况都突出了学生安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不做危险的游戏,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等等。其次,可以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要适当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方面的活动,如“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我是小交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安全意识,在活动中接受安全教育。再次,加强安全检查,学校各个班级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安全工作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申报并及时进行排除,减少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另外,制定应急预案,每个学校都应制定安全工作预案,以确保在突发安全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应急措施,把安全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详细了解和熟悉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
“师德规范”只是职业规范而不是法律,它是根据教育法和教师法制定的行业规范。教育部号召老师自觉运用这个规范来要求自己。而,作为教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对这个规范的认同。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来说,不仅是课要讲得好,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们会共同遵守这样的道德规范。
2022年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5
利用寒假阅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学习的时候,我仔细逐条阅读了有关《规范》的内容,逐一与自己对照,现把自己的学习所得总结如下。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我们都能做到,但做到像《规范》中说的那么详细,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整天没有笑脸,后来感觉学生与自己非常的不亲近。在新课改中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始转变了严厉的脸,对学生慢慢和蔼起来,却又发现学生开始不听话了,感觉班里乱糟糟的。学习了《规范》中的这一条,我明白了,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但要做到严慈相济。
“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些话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文件中也学习过,但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看到这样的字眼,才知道这些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凡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做到。很长一段时间来,我在努力的转变观念,努力做到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这个在我们身上已经根深蒂固的思想,好像不是一时半会能改正过来的。作为班主任,有些时候需要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才会发现原来抛开学习成绩不谈,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我们在很多时候恰恰把分数作为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因而在我们的眼里才会有了差生,才会有了歧视,才会有了体罚。虽然观念的转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我要努力让这种思想来影响自己,争取让自己所教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此外,《新规范》还提到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在以前的规范中是没有的。如今是个知识的时代,社会在急速发展,我们教师如果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很难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的。像我,参加工作十年,如今的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知识更新的速度,经常感到课堂上语无伦次,一堂课需要自己查阅的资料非常的多。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以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总之,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新规范》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我将在工作中用《新规范》的要求,不断要求自己,争取让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